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3月14日笔者从四川农业大学获悉,该校黄琳凯教授团队构建了首个美洲狼尾草图形泛基因组,并揭示了狼尾草耐热的分子机制,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《自然遗传学》上。
美洲狼尾草,又名珍珠粟,全球种植面积约3100万公顷。在我国,它是一种重要饲草。在研究过程中,黄琳凯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,从全球8个地区收集的394份美洲狼尾草核心种质中选取了10份代表性材料,将基因组从头组装,获得了高质量的基因组组装序列,并结合已报道的基因组构建了首个美洲狼尾草图形泛基因组,共发掘424085个结构变异。
同时,基于对泛基因组图谱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,团队还发现了143个重要农艺性状相关联的变异位点,并挖掘到与产量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446个。黄琳凯表示,与参考基因组相比,图形泛基因组包含的遗传信息更全面,通过发掘其中的结构变异,能够更好地解析植物表型和农艺性状的不同,为下一步育种奠定重要的研究基础。“该项研究可加速攻关牧草业各环节‘卡脖子’技术,培育突破性牧草优良品种,助力提升优质安全食物的供给保障能力,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草业科研的力量。”她说。
标签:
Copyright © 2015-2023 亚商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1 联系邮箱:5 516 538 @qq.com